营造多语和谐的文献的翻译环境

发布时间:2020-12-08

1124上午,北京。略显寒意的天气挡不住人们心头的温暖,一场热闹非凡的展览正在中央民族大学中主楼举行。

  一进正门,便看到对面用汉、蒙、藏等七种文字书写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并通过一系列语言规划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国家、省区、州盟、县旗四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和跨省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协作体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翻译、古籍整理等领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取得重大进步。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在开幕式上的一番致辞赢得在场人们的阵阵掌声。

  开幕式之后召开了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挪威、西班牙、荷兰、加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国家民委文宣司司长金星华介绍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语种多、文种多是我们的国情。据统计,除汉语外,在55个少数民族中,53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使用人口为6000多万,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不包含民间局部使用的约40种未规范文字),使用人口近3000万,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0%。

  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成就显著

  开幕式结束后,参展的12个省、自治区和16个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微笑着向观众们发放精美的宣传资料。

  很多展台的布置颇富民族特色。

  在西藏展区,木制的展台上绘着带有强烈高原地域色彩的装饰图案,墙上悬挂着藏医唐卡和朱匝体藏文书法作品;先塑上阿妹呀,再塑上一个我……”热烈直白的民歌从广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的展区所在地传来;在云南展区四个真人大小的少数民族青年纸板像边,不少参观者争相留影;穹顶式的展厅、墙上悬挂的马头琴、天山四宝,处处显示着新疆展区的特色;接下来是黑龙江、辽宁、吉林展区,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笑脸相迎;布置成蒙古包式样的内蒙古展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徜徉在各省区展台,翻看着宣传资料,不禁让人感叹,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的确取得了很大成就……民族语文本身得到学习、使用和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修订了《壮文方案》(草案),使之全部拉丁化,并在壮族地区农村、学校、机关稳步推行使用壮文。

  民族语文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吉林省是全国唯一辖有朝鲜族自治地方的省份。在展览现场,吉林省民委的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一份报纸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用朝鲜文出版的朝鲜文报,每周一、周四出版,反响很好。

  出版方面成果颇丰。从1985年成立至今,青海省藏语术语标准化审定委员会已搜集整理、翻译审定新词术语3000多条,编译出版了《藏族民间警句·俗语·谚语集锦》(藏汉对照)等书。

  民族语文广播事业方便了群众。贵州省先后有12个县(乡、镇)开办了民族语言广播节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火车站还根据苗族乘客较为集中的实际,开办了苗语广播。

  民族影视事业蒸蒸日上。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译制影视剧4189集,其中维吾尔语2745集,哈萨克语1216集,蒙古语60集,柯尔克孜语168集。本次成就展下设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电影周活动,每天晚上展映两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电影,首都观众可免费欣赏。记者看到,节目单中包括彝语相声《语言专家》、蒙古语电影《季风中的马》、藏语电视剧《文成公主》等。

  翻译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黑龙江省专门成立了省朝语学会、省蒙古语文学会、省民族语文翻译学会及满-通古斯语研究会学术团体。内蒙古自治区获得蒙古翻译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人员已有2000多名,其中副译审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约有400名。

  古籍整理方面硕果累累。在甘肃省,闻名中外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经整理后,仅藏汉两种文本出版数就居全国前列。双语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仅有4所民族中学和377所民族小学,无一所蒙古语授课高等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有民族小学、初中、高中897所,其中民族语言授课的有780所。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取得重大进步。在西藏展台里,有藏语手机、藏语学习光盘、藏文之星应用软件、RedOffice藏文办公套件、《Linux的跨平台藏文信息处理系统》等信息化成果。

  另外,党的十七大召开后,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云南省民语委开创性地用彝、白、哈尼等15种民族语译制了十七大报告VCD光碟,并组织人员开展有关宣讲活动,这一三贴近的宣传教育方式,深受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欢迎。

  跨省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协作体系

  记者在很多展板上发现,跨省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协作体系,是本次成就展的一大亮点。

  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是这个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协作小组成立于1975年,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河北的八个省区在民族教育、民族文化艺术、蒙古文新闻出版、蒙古语广播电视、民族古籍、蒙古语言文字科学研究、蒙医蒙药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协作。目前,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中小学采用的课本,就是蒙古语文八省区统编蒙文教材。

  四川等省区积极参加了滇、川、黔、桂彝文古籍协作会。彝文协作会于2004年决定把《彝文规范方案》的彝文作为彝族统一文字,使协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包括西藏、甘肃等省区在内的五省区藏语文协作工作领导小组也正在进行新词术语规范化、标准化协作工作。

  在朝鲜语文协作方面,已经举办了多期全国朝鲜语学术研讨会,朝鲜语规范委员会专业会议。

  1128,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胜利闭幕。

  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语委副主任张树山所说的那样:“这次展览是对党的民族语文政策的一次宣传,对民族地区语文成就的一次展示,对各地方民族语文工作的一次检验。

  参观完展览后,一位观众也深有感触地说:“保护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举办这次展览,必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多语和谐的语言环境,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有版权冲突的地方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